2016年9月19日 星期一

中秋漸被淡忘消失民俗活動

 
 
年怕中秋,人怕四十九歲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烤肉、賞月外,其實中秋節還有許多已逐漸消失的傳統習俗。
 
 
中秋節除了祭月,也會拜土地公。土地公有兩個誕辰祭典,一個是農曆二月初二,另一個便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春天祭拜是為祈福,秋天祭拜則是為了報恩、感謝豐收。
 
台灣現在鄉下地區仍維持秋節祭拜土地公的傳統,農民會在田園、果園內插一根竹子,上面夾「土地公金」,這稱為「土地公拐」,讓土地公能拄著枴杖到各地巡視「土地公拐」在農業時代,是中秋節重要的習俗活動,農友將竹子剝開綁上紙錢與線香,插在田間周邊,除具祈求、答謝土地公庇佑外,也象徵該區域有土地公看管,邪魔不得入侵,來年可望有較收穫。
 
 
而秋節在東亞各地發展出不同習俗,賞月是相同的傳統活動之一。《禮記》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中秋節也是家庭團圓的日子,這一天人們回家一起吃飯、祭祖。
 
秋節晚上,活動多樣,如香港的主要公園會有大大小小的中秋綵燈裝飾,氣氛熱烈。
港島銅鑼灣及薄扶林還有舞火龍活動。
韓國人們會去掃墓,用新收的穀物、果實祭祀先祖。
在越南,晚上孩子們聽阿貴傳說、看舞獅。
在日本,人們賞月時吃江米糰子,屋裡會擺上賞月團子、芋等。
 
 
民俗活動是連結人際、人與在地關係的重要媒介,可以隨時代改變方式,但消失還是相當可惜。
 
 
 
 
土 地公拐的作法很簡單,取長約一、二公尺的竹枝或茅草,上端以四方金、壽金,及三柱香綁上即可,田尾祭拜,再將金紙繫在芒草上插在田裡,作為手杖送給土地公,方便土地公巡視田間農作物,祈求豐收。
 

 
中秋節會吃麻糬,但現在因製作較困難,已經慢慢消失的民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