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 星期一

青春還鄉 返鄉紮根 七部曲【歸鄉】

現今社會像是秋風掃過枯枝,台灣食安問題竟如落葉般飄都飄不完,各行各業的狀況也發生了很多漏洞。而農業是台灣起初的一塊版圖,由於重工業的發展,而讓農業的工作漸漸地讓人們遺忘了,農業是西部地區這塊平穩草原是農業的發展起初,人口的外移,年輕人漸漸的從西部轉出,而北上求職,讓這塊平原少了一些色彩,大家都認為農夫就只是老年人的工作,願意在自己的故鄉根深落地發展的已經很少了。
 
 


 

  而林家良先生回到了這個名為「馬光」的一個小鄉下為這片土地努力著,讓大家想起在家鄉還有這片土地,或許大家不知道馬光這個地名,他位於雲林縣土庫鎮馬光厝,林家良從小就在這個四周充滿稻米氣息的地方成長,長大後從虎尾農工畢業後,北上就讀於桃園的南亞技術學院機械科,退伍後,在中部機械廠裡的倉儲部門任職,但是出外求職沒有家人陪伴著他,還有因他的那顆單純直心的想法,和自己身為農村的孩子,所以他投身當志工回饋社會大眾。

  近年來的食安問題,在外流浪的他也注意到了身體的健康,以及農人為了增加產量,而過度的噴灑農藥和化學肥料,嚴重的破壞生態和環境,因而林家良有了自覺,放棄職場,以愛護這塊土地的堅持下回到⋯⋯自己的家鄉種米,不讓這塊美麗的大地失去他原有的本質,他也希望著出身在農家地方的年輕人能回到故鄉來為自己的地方打拼,把自己的故鄉最好的給傳播出去。

  堅持友善種植,疼惜土地,愛惜地球生態平衡,無使用農藥、化肥、殺草劑、不補鳥、不使用有害物質破壞大自然、破壞人類健康。
 
 


心做公益,串聯起來愛,信仰跨越,溫暖人心臺灣每個腳落。
 




2016年10月5日 星期三

青春還鄉 返鄉紮根 六部曲【馬光農青 為食安提供友善田園體驗】




越來越多回鄉青年,回到自己故鄉,投入農業行列務農,因家鄉長輩們採用慣行農法,常看見長輩農藥中毒,送醫,或身體不適,連同造成環境生態破壞,河川浩劫。
想嘗試在自然農法,友善無毒耕種,撥出一分多地嘗試種植無毒農產品,為灌注「農業新活水」,進一步為農業環境環保與土地共存的理念。
欣慰在台灣,總有人選擇用符合生態又環保耕作方式,讓鄉土充滿生機勃勃,讓萬物之靈有良善環境生存空間。


「慣行農法(Conventional Agriculture)」是我們所熟知的傳統耕作方式,最多的來源就是來自賣場、傳統菜市場。
採用化學農藥、肥料以及高密度的耕作法,雖然省時、省力、省錢,採收快、收成也多,但是在產量倍增的同時,為人體健康帶來傷害,為環境帶來污染,作物內含的營養元素也極為不足。


「自然農法」,不只是把化肥改為有機肥而已,而是完全回歸原始的耕作方式,除有機農法的規定外,還要維護自然生態,並以生態觀點來看待害蟲與益蟲,認為自然中自有其制衡力量,所以並不刻意除蟲,可說是有機農法中的最高等級。

以自然農法栽種出的農產品,不但沒有污染與毒素,其單位營養價值以及對人體有益的元素,均較慣行農法農產品高出許多倍,是一種對自然力量深具信心的農業法則,真正的好食物,一定要自然!

馬光農青 為食安提供友善田園體驗http://www.ntdtv.com.tw/b5/20160119/video/164369.html

2016年10月4日 星期二

青春還鄉 返鄉紮根 五部曲【城鎮街區培力與經營工作坊】

                            有親切體會旅行的感動

恬靜的巷弄、款款行旅行的小鎮感動力

921地震後,竹山小鎮更加寂寥,人口外移也更加嚴重,南投縣主計處最近完成人口結構分析,根據統計資具有工作能力的青壯人口為了生計紛紛流向工作機會多的都會區,人口外移日移嚴重,學生人數銳減鎮上人口六萬人不到。

隨著竹山鎮的繁華與沒落,一個人口逐漸外移的小鎮,曾被《天下雜誌》選為台灣最美民宿的「天空的院子」68年次的創辦人何培鈞如何透過文化工作機會、創意來引領青年入鄉分享一路失敗的經驗與勇往創新的精神,如今天空的院子已從荒破蛻變為全台最美民宿,房間一位難求未來在小鎮活化的旅途上,力量工作機會將小鎮的在地生產融入院子,欲以文創力量改變竹山人的觀念。


隱藏於巷弄的台西客運站空間活化新生外,同時也是轉化成為從產地到餐桌的人文餐廳,客運站二樓,空間活化的竹藝復興計畫──「竹青庭人文空間」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或人文古蹟、歷史建築等。





竹山創意特色餐
 
 
 



竹山老街竹山已逐漸擺脫沒落鄉鎮的印象
賦予新的創意與生命,將旅遊與文創結合,竹山小鎮呈現在地的美,也透露出原本隱藏的活力與生命力。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青春還鄉 返鄉紮根 四部曲【社區觀察員養成計畫走訪深度】

舊時光「慢」、「漫」遊城行旅「米蘭」

社區觀察員養成計畫走訪深度參與

 從雲林斗南火車站出發至嘉義大林車程8分鐘,走訪鄰近臺鐵第一座綠建築車站,親切My Darling「慢城」理念是世界共同的趨勢,台灣西部第一個獲慢城認證的鄉鎮,與花蓮鳳林相輝映,「東部有鳳林,西部有大林」,未來將更努力營造大林特色慢城,發展觀光文化與特色產業「稻米」、「蘭花」。

用鏡頭捕捉瞬即消失紀錄,穿梭古老建築巷弄,敏銳觀察員眼睛,尋找已遺失已忘歲月痕跡,醞釀美好歲月,文化變遷風華,耐人尋味城鎮。





平淡、鎮城、保留慢活小鎮氛圍,深入真誠熱情招呼,散發人情味濃郁,老街「慢」行隱藏巷弄街坊「大十咖啡」飄香濃厚咖啡,簡約設計舒適空間品嚐到好手藝溫度值得推薦。
留駐時光新舊交替轉輪賦予新生命

拜訪返鄉青年


大林鎮上火車站前「萬國戲院」、車站則是「新興戲院」、「東亞戲院」建築都還在,只是閒置荒廢許久,推手江明赫經過4年前奔走積極與主動的活化萬國戲院,找回活力經由電視劇取景大林「萬國戲院」熄燈戲院活化,近期將活化「新興戲院」值得肯定。



「十信視界」眼鏡店空間結合當地藝文展演與鄰近溪口藝術家創作,詮釋古老建築美學保留,視光師莊先生親切感,店舖陳列收納空間創新設計靈感,繼承傳承產業經營,飽嘗濃郁人情味,緊鄰「泰成藥行」保留早期原汁原味生活風華再現,藥行器具古董等級老行業,新舊店面走廊,聯繫前世今生記憶(技藝),文創新的生命。